今年12.4國家首個憲法日,最高法院在開放日活動中邀請已平反昭雪的浙江“張氏叔侄”,講述他們的法治故事,共話對公平正義、依法治國的期待和嚮往。
  如此特殊的日子,身份如此特殊的這組人物,來到最高審判機關,可謂開創了中國法治歷史之先河。在法治語境深入人心的當下,其傳遞給中國和世界的,是一種質朴卻震撼人心的力量,一句平實卻振聾發聵的宣言,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依法維護人權決心的彰顯,更是人民法院對推進依憲治國、捍衛公平正義一種實實在在的人文表達。
  沒有任何語言,能勝過依法匡扶人間正義的力量
  目標引領方向。一個謙恭賢良的民族、一個文明興盛的國家,
  必然將崇尚憲法、踐行法治作為發展之本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全面推進依法治國,已愈加清晰地標註成中國前行的總坐標。
 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: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。憲法作為根本大法的要義就在於其維護著黨和人民的共同意志,是保障人權、捍衛公民利益的最有力武器。
  正確實施——是法之魅力和靈魂。依法懲罰犯罪和保障人權,確保每一個案件都經得起事實、法律和時間的檢驗,是司法機關維護憲法、法律權威的切實體現和職責使命所在。
  首席大法官周強在2013年履職之初就曾指出:“司法裁判中萬分之一的失誤,對當事人也是百分百的傷害”。也就在這被人們視為“冤案昭雪年”的2013年中,有825名被告人被法院依法宣告無罪,恪守罪刑法定、疑罪從無、證據裁判的司法原則讓群眾為法院勇於主動糾正冤假錯案點贊;與此同時,強化證據審查、監督制約機制等一系列“治病於未病”防範冤假錯案意見的出台,支撐起人們心中那份對法治不罔顧一個好人,也不放過一個壞人最美好初衷的還原。
  主動糾錯與積極防範並舉,頂層設計與辦案實際結合,人民法院忠實捍衛人權的決心和勇氣已赫然彰顯。
  沒有任何表達,更能召喚民眾對法治的忠貞信仰
  所謂奉法者強則國強,只有司法機關敬畏憲法、尊重和保護他人權利的意識提高了,依法行政、公正執法的目標方能順利實現,憲法、法律的權威才會得到有力維護。
  價值引領總能伴隨於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之間,當畫面定格在張氏叔侄講述他們親身經歷的法治故事的時候,我們不禁會回望起近兩年來中國法制史上的一個個新突破:裁判文書上網公開查詢、庭審直播即時點擊,讓司法公開的陽光照進現實;拒不履行法律義務的“老賴”被曝光、以“重拳出擊”食品藥品安全等涉民生犯罪,讓侵害人民利益的不法分子無處躲藏;20年來首次修改行政法,讓“告官不見官”成為歷史,創立知識產權法院、探索跨區域管轄,在大膽改革中不斷減輕群眾訴累……
  司法機關的實際行動,彰顯了“人民利益至上”的主題,感召著更多民眾逐漸樹立起對人權的尊重、對憲法的尊崇和對法治的忠貞信仰;也正是這些司法進步的點點滴滴,讓我們感受到了一部開放透明、便民陽光的司法快車,正搭載著13億群眾對法治中國的美好夢想,大馬力駛向遠方……  (原標題:首席大法官對依憲治國的人文表達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z49lznqq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