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本報記者郭海方宋敏
  乾雜活的可真多
  3月9日上午,鄭州市農村人力資源市場門前的解放路立交橋下,只見面前鋪著寫有“川豫炒菜、職工食堂、保姆看護、雜活”等求職紙片的農民工站滿馬路兩旁,一發現貌似招工者,便呼啦一下都圍上去:“找人不?”
  “第一個月1500元,第二個月開始1800元。我們是幼兒園,每個星期都雙休,五一、十一都放假。”一家民營幼兒園要招清潔、幫廚的雜工,正與洛陽來的蔡大姐談條件。
  43歲的蔡大姐跟同來找活的3個姐妹商量了一下,搖搖頭:“工資有點低。我們不怕出力,也不想休息恁長時間,出來打工就是想多掙點。”
  立交橋下也掛著不少招聘啟事,招聘的多是普工、電焊工、氣割工等,顯然不太符合多數農民工的“口味”。
  農民工求職難,大學生的情況如何?
  “理想的不多,都是一些企業。”3月8日在省人才市場舉行的女子就業專場招聘會上,某高校畢業生小盧說。
  “此次女子就業專場招聘會,招聘崗位5600多個,進場求職的1萬多人;之前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大中專畢業生供需洽談會,招聘崗位4萬個,進場求職的人數達到13.1萬。”省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劉文海認為,今年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還是挺大的。
  就業難,難在哪兒
  專家認為,就業難主要集中在3個群體:部分高校畢業生、大齡就業困難群體和包括被徵地農民在內的農村富餘勞動力。
  數據顯示,近年來我省本科以上和專科畢業生就業率分別在90%、80%左右。2014年我省高校畢業生約48萬人,加上往屆畢業而未就業的7萬人,需要就業的大學生總量約55萬人,占全省城鎮需要就業總量的四分之一。
  大學生為啥就業難?省就業促進辦公室副主任孫銀正認為,主要是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不對稱。我省大學生中語言類、藝術類、法學類、教育類、行政管理類傳統學科占比過大,2013年達23%,但這些學科的市場需求基本飽和。而我省重點和新興產業所急需的工科類應用型、技能型學科占比較小,去年僅占16%。
  大學生對就業期望值過高也是一個因素。多數畢業生都想留在大城市,“漂流族”較多,到縣以下的本科生較少。
  另一個就業困難群體是農民工。省人社廳農民工工作處處長呂志華認為,農民工就業難主要難在技能差,超半數的農民工就業集中在建築家裝、紡織、輕工業等低端行業。“特別是40歲以上的女性和50歲以上的男性,職業轉換的難度較大。”呂志華說。
  第三個就業困難群體是城鎮大齡就業困難人員。呂志華表示,由於企業招工普遍年輕化,加之公益性崗位開發潛力有限,政府實施就業托底安置的難度加大。
  結構性矛盾是主因
  一邊是“招工難”,一邊是“求職難”,這“兩難”之間,到底誰才是真的難?
  “我省是人力資源大省,短期內勞動力供大於求的局面不會發生根本改變,今年的就業形勢將更加複雜,穩定和擴大就業的難度更大。”省人社廳在近日的一份報告中如是表述。
  省就業促進辦公室主任李甄說,招工難其實是一種相對的困難,總量並不難,而就業難才是真的難。我省至少還有600萬適齡農村勞動力需要轉移。從城鎮看,每年新提供的就業崗位總量僅140萬個左右,但每年需要新就業再就業的人達230萬,崗位缺口近90萬。總量過剩的矛盾是勞動力市場的主要矛盾。
  “是招工就業的結構性矛盾造成了‘兩難’。”李甄說,從產業結構上看,吸納就業能力較強的第三產業尤其是高成長服務業在我省比重偏低。從技能結構看,2013年全省技能型勞動者530.4萬人,占城鎮從業人員的38.4%;高技能人才138.8萬人,占技能人才的26.2%,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。
  “‘兩難並存’對我們的產業結構、人才培養結構、就業服務方式、用人方式等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”省科學院副院長張占倉認為,只有正確認識形勢,才能從根本上做好就業工作,維護勞動者的民生權益。③7  (原標題:人才和飯碗咋能“對上眼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z49lznqq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